的陪著你走, 腦海不禁泛起這段故事。
老婆婆的個子不高, 但很胖, 走路時需要手杖支持。
每兩個月老公公便伴著老婆婆回來複診。她患有高血壓。
某夜, 老婆婆左邊身麻痺入院, 電腦掃描顯示右腦出血。
我如實告訴老公公, 他沒有作聲茫然地看著我, 淚光閃動。
出乎意料, 老婆婆的情況不壞, 頭腦清醒。
每次回國,我都會為女兒買幾件衣服。但是最近這次,我經過童裝店時,想了又想, 沒買。
到家,女兒找我要新衣服。我手一攤,對她說;「老爸沒買,因為不知道妳會喜歡什 麼衣服。妳已經六歲,有了自己的看法,所以不如改天,我帶妳去服裝店,由妳自己 挑!」
◎不對也是對?
下雨的夜晚,她帶著小孩回娘家陪父母用晚餐。七點半過後,孩子吵著回家。六歲的孩子,懂得如何打電話和正在加班的爸爸撒嬌,「爸爸,趕快下班,來接我們回家啦!」
「爸爸還要忙一陣子喔,你乖乖,陪阿公阿媽看電視,爸爸九點半點半來接你們,好嗎?」他溫柔地哄著孩子,沒有想到電話的話筒已經被她搶到手上,讓她聽見了以上的對話。
「不用急,你慢慢來,沒關係,如果她繼續吵著要回家,我自己先帶她公車回去好了。」她體貼地和丈夫溝通,希望他還是以工作為重。
二十分鐘之後,他在車上用行動電話跟她聯絡,「我已經快要到巷口囉!這時間不太好找車位,我就不上去了。你們下樓來,在便利商店門口上車。」
喜歡自己
如果今天的你不能比昨天的你更喜歡自己,
那麼明天對你來說,又有什麼意義?
多心
有時候,你難免多心。心眼一多,對許多小事就跟著過敏。 於是,別人多看你一眼,你便覺得他對你有敵意;別人少看你一眼,你又認定是他故意 對你冷落。 多心的人註定活得辛苦,因為情緒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所左右。多心的人總東想西想胡思亂想,結果是困在一團思緒的亂麻中,動彈不得。有時候,與其多心,不如少根筋。
自卑、挫折、傷心難過、憂慮、憤怒、壓力,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經歷到的情緒。由於這些狀況是如此的無可避免,與其逃避,不如學著如何以正向的方式去面對。以下文章節錄自網路佳文<安慰自己的六種情緒>,希望能夠讓家長及學生們有所獲益。
一、當我覺得——沒有自信,總覺得不如人時,我應該這麼做
1.停止批評和責難自己。
《肯定自己‧欣賞自己》一書的作者克萊基荷芬說,會不斷苛責自已、說喪氣話的人,是對自己不夠 肯定的人。「要對自己溫柔點,停止猛烈的批評,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,」她建議,拿枝筆列出你不斷在 責罵自己的話語,並且自問看到這些話會有什麼感覺,這樣 的責罵是否對自己有好處。老實說,當然是 沒有好處,因此,一定要下定決心停止這種責難。如果一時還做不到,不妨先把注意力放在已經做好的部 份,告訴自己做得有多好。
讓你的生活之舟,只承載你所需要的東西,
例如你只要一個樸素的家和一種單純的喜悅,
一個或兩個值得交的朋友,
一些你愛或是愛你的人,
剛好足夠的食物和衣服……
「現代的文明已走到了盡頭,迷幻的街景也終究成空,
你有沒有感受到,生命並不好過,而你希望你不在那個環境中?你覺得生命是痛苦的,工作不好,生命不好,所有事都不對勁?以下的故事,可能令你改變對生命的看法:
我和一位朋友傾談,他說雖然有兩份工作,而每月的收入僅僅稍逾一千元,但他已很高興了,我很奇怪他還可以那麼開心,因為他的收入微薄,要節衣縮食才可以供養他年邁的父母,他的岳父母,太太,兩個女兒,還有一般家庭的各項開支,他解釋說,是因為一次在數年前他在印度目睹的事件。
當時他因為一次重大的挫折、心情低落,所以到印度散心,他說他親眼看到一個印度婦人用割肉刀將她的兒子的右手切下了。那婦人無助的眼神,那四歲的稚童痛苦的呻吟,至今仍令他難以釋懷。
你可能會問:為什麼那母親要這樣做?是否她的孩子太頑皮,或是他的手受到感染?都不是,原來只是為了行乞!那絕望母親特意把孩子弄成傷殘,使他可以在街上行乞,我的朋友嚇呆了,他把他吃到一半的麵包放下,隨即有五六個小孩湧至,爭著這片佈滿沙石的麵包,就如面對飢餓時的自然反應。